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HTML5介紹(2)


補充一些HTML5的介紹

HTML5於2004年提出,並在2007被W3C所採納,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其目標是取代使用已久的HTML4.01及XHTML1.0標準,現今大多瀏覽器也都開發出支援HTML5技術之版本
一般廣義而言,HTML5是包含了HTML、CSS及JavaScript三個部分,他與HTML4不同之處大略有以下幾點:
  • 統一檔案類型聲明: <!DOCTYPE HTML>
  • 不再基於SGML的新解析順序
  • 新的元素:  section, video, progress, nav, meter, time, aside, canvas, command, datalist, details, embed, figcaption, figure, footer, header, hgroup, keygen, mark, output, rp, rt, ruby, source, summary, wbr
  • 元素input的新類型:date, email, url 等等
  • 新的屬性: ping(用於aarea), charset(用於meta), async(用於script
  • 全域元素: id, tabindex, repeat
  • 新的全域屬性:contenteditable, contextmenu, draggable, dropzone, hidden, spellcheck
  • 移除元素: acronym, applet, basefont, big, center, dir, font, frame, frameset, isindex, noframes, strike, tt

HTML4
HTML5
 由上圖可看出HTML5引入了新的元素,使用div元素標記這些區塊並定義描述性的id或class,而這些是HTML4所欠缺的語義化的結構,瀏覽器能更快速的知道網頁各個部分所代表的意義,這種更簡潔的代碼及語義標籤也能讓搜尋引擎更準確分析這些內容的重要性和關聯性,其最大的助益在於搜尋引擎的優化(SEO)以及語意推薦系統上能有很大的幫助

HTML5焦點在於用戶端的資料儲存,讓user能以互動方式來編輯文件;並同時提供簡潔的規則,題是如何正確的處理HTML文件;並以HTML語法或XML語法編寫而成,把網路應用程式互通性帶到行動平台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