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7是基於xml標準的技術並對應到OSI的第七層(應用層),第七層主要是安全查驗( Security Checks ) 、參與者身份識別(
Participant Identification)、可行性檢測(Availability
Checks)、訊息轉換機制協定(Exchange Mechanism Negotiations)及訊息轉換結構(Data Exchange Structuring)。
HL7發展主要經由對醫療保健應用系統間資料交換標準之定義,並減少維護負擔簡化系統之間整合的複雜度,那HL7 的訊息架構建立於資料與資料之間,可以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
HL7 Message Creation,主要是將來源資料轉換成HL7 的訊息架構,HL7標準協會將整個HL7 訊息架構的建立過程稱為Message Develop
Framework(MDF),將MDF 轉至真實的訊息實體的過程稱為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ITS)。
第二部份:
Message Instance,指的是訊息交換過程,通常表示著訊息在實體網路環境上的交換過程,既然資料已經轉換成為HL7 標準,那麼資料與資料之間就可以做溝通交換。
第三部份:
HL7
Message Parsing,作用是將HL7 訊息轉換成為資料目的地的格式。
HL7雖然定義了醫療資訊的交換標準,簡化了資料交換中介程式之負擔,但因為其格式複雜閱讀起來很耗時,資料欄位大部分為可選擇性,因此在判讀其完整性及合法性時需要額外提出剖析文件的機制。因此在HL7 3.0時W3C提出以XML 編譯設計,醫療系統之間的訊息則透過XML做電子資料交換,HL7欄位則以XML標籤來定義,驗證的文件方法則以XML的DTD以及Schema提供。
下圖為HL7格式轉XML格式
參考資料:
OSI參考鳥哥的Linux私房菜-OSI七層協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